異化.皮層淡水美術館

【Yi-Wen】1_1.jpg

設計者:王怡雯

社區美術教室是文人雅士自我意識傳遞,同時也是集體記憶的集散地。 基地位於得忌利士洋行旁,老街觀光區與古蹟景點區的中介,活動已然斷裂的過渡帶。 將附近具有歷史性的閒置空間作為引子,置入啟示性的空間想像,展示基地自繁盛、荒頹又重生的經驗。 解放皮層上的植被,靠近已然異化的表皮,進入與歷史性精神並置的內在。 既陌生又熟悉,同樣地並置一個集體記憶,試圖讓人感受到舊時代的餘溫。

Photo Collection

【Yi-Wen】2_1.jpg
【Yi-Wen】2_2.jpg
【Yi-Wen】2_3.jpg
【Yi-Wen】2_4.jpg
【Yi-Wen】2_5.jpg
【Yi-Wen】2_6.jpg
【Yi-Wen】2_7.jpg
【Yi-Wen】2_8.jpg

在廢與墟之間穿梭,在虛或實圍成的空間裡, 新與舊的身影,重印在一個個留有餘溫的角落。 中庭廣場作為媒介之一,可市集、可展演,讓未來的來訪者能不斷重新定義這個都市空間。 錯置及虛實採光空間功能區隔,連接遠方的精神軸線––淡水夕照 新舊交錯的展場與漂浮在樹海上的大階梯,讓來訪者自然地感受到記憶中的時間樣貌。 以中央垂吊出挑的大量體,與一旁次低的量體形成主從,明朗化地標建築的識別性。 同時中央的主展場與宴會廳綜覽館場各部,增加中心與場區環境的對話。 當來訪者在館場內回顧啟示性的空間,進入歷史性精神並置的空間場景, 山水間的淡水,既陌生又熟悉的回到來訪者心中,同樣地並置一個集體記憶,參與過渡帶的重生。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