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亞洲建築新人戰入選作品 藍佳芊

6未命名4.jpg

在台灣,很多人習慣在家門口「坐著聊天」。家門口不只是出入口,更像是一種互動的信號,這是一種默契,不用特別邀請,路過的人就能自然停下來聊兩句,這樣的寒暄其實很自在,這些聊天往往沒有特別的主題,也不需要正式的邀請,就能感受到生活裡的溫度。

 

生活狀態的轉變與被看見的選擇

人會因為內向與外向、產生不同的生活差異與心理邊界,我觀察到現代人更偏好「曖昧的靠近」。外向人而言,開放的共享廚房、走廊陽台提供了社交節點;對內向人而言,窗簾、一扇門、甚至背對的座位都是自我節奏的界線,例如浴室設計:洗澡時需要遮蔽、洗完後卻可能渴望隱密與結束後的涼風輕拂。此時,落地窗搭配窗簾便是一種「應變的界面」——可封閉、可釋放邊界,可以自由轉換是否想被打擾。

Photo Collection

6未命名3.jpg
6未命名2.jpg
6未命名.jpg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