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生的一封信

202108_162858116298389_780x.jpg

[建築專業的四個使命,尊重、知識、溝通、行動]

游瑛樟

淡江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歡迎各位踏入這個既嚴謹又充滿無窮可能的領域。淡江建築不僅僅是關於建構物質空間,而是一個多維度的交集,融合了藝術、科技、社會與人文。在此,我們將會學習如何改善世界的樣貌、提升社會與生活的品質、為弱勢發聲、挖掘知識與科技去造福人類,以及幫助人類對於抽象世界的認識。建築不只是磚瓦和混凝土,它是理想和願景的實體表現。我們建築的每一座通道不僅連接兩端,更連接了過去和未來;我們設計的每一座大樓不僅是商業或居住的場所,更是社會和文化交流的舞台。從最簡單的工具到最複雜的都市規劃,我們都傾注了對美學、功能性和永續性的深刻認識。

我們正處於一個多變的時代,每一位建築專業者都肩負著遠大的使命與責任。氣候變遷已經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永續發展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我們對未來世代的承諾。同時,科技的飛速發展也讓我們看到無限的可能性。在這個城市密集與發展的年代,我們面臨的課題不再只是設計一棟建築,而是如何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多元族群的交融讓我們的視野更加寬廣,但也給予我們如何在設計中考量多元性的挑戰。健康和老齡化問題使我們重新思考居住空間的設計;社會發展和新藝術的結合則推動我們尋找更有深度和意義的設計理念。人工智慧與數位建造已經開始改變建築的設計、製造和施工過程,這讓我們能夠更有效、精確地實現我們的夢想。面對這樣的時代,我們應該擁有開放的心態、持續學習的熱情以及勇於創新的勇氣。希望我們在這裡學到的不只是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和面對未來的挑戰。

這裡有四個建築專業者的使命,我希望我們共勉。

尊重
在建築的世界中,尊重是一個全方位的概念。首先,我們必須尊重使用者,理解他們的需求與期望,使得我們的設計能夠真正地服務於人。此外,我們的建築不只是站在一片土地上,它存在於一個複雜的社會網絡中,與公民、弱勢群體、生物和環境緊密相連。尊重資源意味著我們要努力追求永續設計,尊重環境則要求我們考慮到每一項決策對地球的影響。而面對非專業者,我們需要有耐心,確保他們能夠理解和參與我們的設計過程。同時,不要忘了尊重你的同儕,他們是學習的伙伴,也是未來合作的夥伴。最後,記住向後進傳承知識,並尊重他們的熱情和創意。建築不僅僅是四面牆和一片屋頂,它是一個涉及尊重的持續過程,尊重所有的相互關聯和各種元素,讓我的建築不只是物質的結構,更是一場對生命和文化的尊重之舉。

知識
在這裡,我們不僅僅是學習建築設計的技巧或是熟悉材料的特性。當我們談及知識,它是建築設計的靈魂,賦予我們的作品生命與意義。基於我們的首要信念—尊重,了解使用者、社會、公民、弱勢、生物、環境和資源是至關重要的,這需要我們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哲學教我們思考存在的意義和人的價值;社會學讓我們深入理解社會結構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使我們能夠設計出符合社會需求的空間;工程學則確保我們的設計在物理上是可行的,可以安全地服務於人群;美學帶領我們創造出能觸動人心的空間;歷史則讓我們學習過去的教訓,避免重複錯誤,並尋找靈感;科技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工具,使我們能夠實現前所未有的設計;而管理學則教導我們如何更高效地運作,確保項目能夠順利完成。此外,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有效地與非專業者溝通,尊重並瞭解他們的需求;同時,也要與同儕共同成長,並指導後進,分享我們的知識和經驗。這一切的知識都是為了確保我們能夠設計出真正有意義,能夠尊重每一個生命和文化的建築。

溝通
建築的本質是一種語言、一種對話、一種「溝通」。當我們學會尊重使用者、社會、公民及其餘的生態系統時,我們必須認識到,要真正達到這種尊重的境界,有效的溝通是關鍵。這不只是言辭的交流,更是心靈的交往。持有哲學、社會學、工程學等多元知識,不僅增強了我們的設計實力,更讓我們擁有了與不同領域的人們交談的語言。透過溝通耐性,我們學習聆聽非專業者的聲音,確保每一位使用者都能在我們的建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溝通技巧讓我們更加流暢地將複雜的概念轉化為大眾能理解的語言;而「同理心」和「換位思考」使我們能夠站在他人的立場,真切地感受他們的需求和願望。當我們談及公眾教育,我們是指通過建築向社會傳遞價值和理念,並以「身教言教」的方式,將我們的信仰轉化為實際的行動。透過義務性服務,我們將專業知識帶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無條件地為社會服務。最後,理念溝通和知識溝通讓我們與同儕和後進分享我們的見解和學問,確保建築的未來充滿活力和創新。因此,建築不僅是設計,它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溝通之旅。

行動
行動是尊重、知識和溝通信念的最終體現,是實現夢想和理念的重要步驟。行動意味著持續性的觀察,不停地學習和改進,從周圍的環境中吸取靈感和知識。正如走入群眾一樣,你們需要直接與社會互動,了解人們的需求和期望。勇於將所學知識融合到實踐中去勇於實驗,探索前所未見的設計可能性。這同時也需要探索科技的新前沿,利用最新的工具和技術來實現我們的設計。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是設計者,也是引導群眾的領袖,透過我們的設計來影響和改善社會。挑戰極限不僅僅是物理或技術上的極限,也包括我們自身的極限,不斷提升自我,追求卓越。這需要與不同的群體和組織進行社會協作,共同創建一個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社會。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與具象與抽象的環境對話。我們的建築行動不僅是獨立存在的,它是與周圍環境交流的媒介。通過我們行動,讓建築與環境和諧共存,讓它成為環境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侵略者。

 

淡水,這個沐浴在大屯山系之下,淡水河與海洋之間的地方,充滿了人文歷史的氛圍和首都的活力,就如同淡江建築一般,兼具嚴謹學術與無限的創意可能。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建築、每一條街道、每一段歷史,都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參考。它記錄著過去,也預示著未來。在這裡,我們學會了尊重土地、人和文化,從而建立了堅固的知識基礎。我們學會了與不同背景的人溝通,分享我們的觀點和夢想。最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將這些理念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去創造和優化空間,為社會帶來實質的貢獻。

各位新生,我們正踏上一條充滿挑戰和機會的旅程。淡江大學建築系會是我們學習、探索和成長的家。這裡有最前沿的知識、最專業的師資和最活躍的學習環境,等待著我們一同體驗和創造。希望我們在這裡不僅學會專業知識,更能學會如何尊重、溝通和行動,成為下一代的建築領袖。淡水的美景和活力會是我們的靈感源泉,而我們也會為這片土地留下屬於我們的印記。

歡迎加入淡江建築,一同為未來建築夢想,努力前行!

 回上一頁